把悲伤留给自己
Sermon passage: (Luke 23:26-32) Spoken on: March 17, 2013More sermons from this speaker 更多该讲员的讲道: Rev. Wong Siow Hwee For more of this sermon series 更多关于此讲道系列: Luke
Listen to sermon recording with the play button or download with the download link. 您可点播或下载讲道录音。
路加福音第23:26-32节
26 带 耶 稣 去 的 时 候 , 有 一 个 古 利 奈 人 西 门 , 从 乡 下 来 ; 他 们 就 抓 住 他 , 把 十 字 架 搁 在 他 身 上 , 叫 他 背 着 跟 随 耶 稣 。
27 有 许 多 百 姓 跟 随 耶 稣 , 内 中 有 好 些 妇 女 ; 妇 女 们 为 他 号 啕 痛 哭 。
28 耶 稣 转 身 对 他 们 说 : 耶 路 撒 冷 的 女 子 , 不 要 为 我 哭 , 当 为 自 己 和 自 己 的 儿 女 哭 。
29 因 为 日 子 要 到 , 人 必 说 : 不 生 育 的 , 和 未 曾 怀 胎 的 , 未 曾 乳 养 婴 孩 的 , 有 福 了 !
30 那 时 , 人 要 向 大 山 说 : 倒 在 我 们 身 上 ! 向 小 山 说 : 遮 盖 我 们 !
31 这 些 事 既 行 在 有 汁 水 的 树 上 , 那 枯 乾 的 树 将 来 怎 麽 样 呢 ?
弟兄姐妹们,我需要向你们告白。我的告白是:我还没有看过The Passion of Christ [1]“耶稣受难记”这部影片。我指的就是10年前由Mel Gibson执导,到目前为止最赚钱的限制级影片,The Passion of Christ。我知道这部影片在播映期间,很受基督徒的欢迎。我还记得有些会友跟我说,“《耶稣受难记》,你看了吗?很好看的电影对吗?我看了好多次,每次看都会哭。你还没有看吗?“ 是的,弟兄姐妹,我没有看。为了公平起见,我不应该对一部自己没看过的影片做评论。不过,我必须对我为什么”没看“做些解释。
首先,我是属于喜欢喜剧过于剧情戏的人。你们应该看得出我是一个温柔又偏好浪漫喜剧的人。因此,一个关于某某人被残酷虐待致死的故事绝对不是的兴趣。不过,你或许会说,“可是这并不是某某人,而是耶稣啊!你是牧师吧!你为什么不通过荧幕的写照,来经历耶稣所受的苦痛呢?!“所以我还是必须申明,我绝对是耶稣的粉丝。我只是不是鞭打和钉十字架的粉丝,尤其是如果这些部分刻意又过分的渲染。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部影片真的反映对基督的受难吗?有些人会说,这些鞭啊,打啊,被钉的痛啊,不是已经都写在圣经上了吗?或许是这样。但是我的论点是,这些肉体上的痛楚和过程并没有被福音书强调。 没有。老实说,在路加福音里也就只有片言数语的记载。在这大斋节期中,或许是时候我们问一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个苦痛叙述得如此轻描淡写,尤其是路加福音?
当我们在这大斋节,鼓励大家反思耶稣的受苦和钉死时,我们或许难免下意识地把重点放在他的痛和苦难。那是人之常情。那些血腥的细节烙印在我们的记忆,溃烂(kui lan)于我们的想象之中。受苦受难的程度似乎成了整个故事最重要的因素。那或许是我们要描写英雄的死亡最常用的手法 - ”他是如此的勇敢。他忍受着苦痛。那拷打是残酷的。但,祂为了我们,经历着这一切!“
有好几年,我们用Stations of the Cross[2]“拜苦路“这个概念来作为大斋节期的反思。这源自于一个传统的宗教操练, 就在耶穌往被釘十字架的路程,在每一个重要景点反思祂的受苦和死亡。在那些景象中,想象耶稣跌倒,不是一次而是三次。这样最能清楚地帮我们回顾各各他之路的艰苦。 耶稣虚弱得都走不动了。他连自己的十字架都没办法扛。一个妇人叫Veronica可怜他,就替他抹脸。哦!可怜啊,太可怜了。直觉上,我们或许会因事件的惨无人道而错愕,或因痛苦而受感动。如此的感受是自然的。但是,除了心情,感受,我们必须问:耶稣受难的真正意义是如此吗?我们在大斋节中的反思重点就是这样吗?在我们为耶稣的受苦受难感到悲伤的当儿,我们很容易说服他人,耶稣的牺牲是多么的伟大。 在任何悲剧发生之际,我们溶于悲情中,因为我们的心正感觉痛楚。我们很容易利用这些情绪,或讲道,或传福音。容易是容易。但正确吗?我们再问:耶稣受难的真正意义是如此吗?我们在大斋节中的反思重点就是这样吗?
当我们提到”钉十字架“,你们想到的是什么?我估计大部分人会是想到”钉子“的画面痕迹。即使在那些不把耶稣受难过于暴力化的影片,我能够记得当中”钉祂十字架“的画面。但是,当我回到圣经中的记载,我还是发现这事件是如何的被轻描淡写。只有那么一次,它在福音书中这么被记载- 当多马说,”我非看到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约20:25)。 但耶稣却继续所说的是,”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这铁钉的震撼画面真那么重要吗?保罗说,神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歌罗西书2:14)但保罗却继续说道,”( 歌 羅 西 書 2:15) 15 既 将 一 切 执 政 的 、 掌 权 的 掳 来 , 明 显 给 众 人 看 , 就 仗 着 十 字 架 夸 胜 。“保罗是提到了钉子。但钉子却成为了一种顽抗挑战的符号,一种战胜的符号。好吧,那就放下钉子不谈。那些苦痛和伤痕怎么说?
彼得前书2章引用了以赛亚先知书53章有关受苦的奴仆的经文,彼得说,“24 他 被 挂 在 木 头 上 , 亲 身 担 当 了 我 们 的 罪 , 使 我 们 既 然 在 罪 上 死 , 就 得 以 在 义 上 活 。 因 他 受 的 鞭 伤 , 你 们 便 得 了 医 治 。所以没错。彼得把耶稣的苦痛与他的救赎联系起来。但是彼得继续又说了,”25 你 们 从 前 好 像 迷 路 的 羊 , 如 今 却 归 到 你 们 灵 魂 的 牧 人 监 督 了 。痛苦归痛苦,但那不是悲伤,重点却要放在耶稣成为了君尊的大牧人。耶稣头上的,是刺,是荆棘,但对我们而言,那是一个冠冕。
让我来做个小结。耶稣的受难的恐怖和苦痛,或许让我们产生对耶稣的同情。我们为耶稣悲伤。在崇拜或宣教中,我们宣告“耶稣为你而死“, 这样的说法或许是好意,也符合神学的根据。但它也可能会被误解而成为了一种煽情的行为,一种感情勒索。 另一个人或许会说,“那又怎么样?又不是我叫他死。这是很惨。但它对我毫无意义。”我有时在想,耶稣对我们为了要博取他人的同情,而对祂的受苦大作文章会有什么反应?“请不要给我你们的同情票。我不需要同情。”[3]
在今天的经文里面,众人为耶稣的遭遇悲伤。耶稣却这么回答“耶 路 撒 冷 的 女 子 , 不 要 为 我 哭 , 当 为 自 己 和 自 己 的 儿 女 哭 。”(路加23:28)耶稣的回答,让我想起了陈昇的一首歌,把悲伤留给自己。歌词形容一个人对爱人的离开:“能不能让我陪着你走,既然你说留不住你,回去的路有些黑暗,担心让你一个人走。”众人对于耶稣的苦难,耶稣会因死亡而离开,他们依依不舍。所以哭了。耶稣却这么回答“耶 路 撒 冷 的 女 子 , 不 要 为 我 哭 , 当 为 自 己 和 自 己 的 儿 女 哭 。”(路加23:28)耶稣好像在说,“把悲伤留给自己吧!”路加似乎在叙述一个对他悲伤的人无动于衷的人。把悲伤留给自己吧!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是把悲伤留给自己?难道我们不该为耶稣悲伤?是的。这段经文只有记载在路加福音。也是路加对耶稣的苦难独到的见解。一般上,我们只会同情比我们弱的人;很难想象我们会同情比我们好过的人。从表面上看来,当时的群众比耶稣好过,因为他正走向死亡。他们同情他的遭遇,他们为耶稣悲伤。他们都有儿有女,有生之年,前途无量。耶稣确没有将来,他们为耶稣悲伤。但耶稣叫他们把悲伤留给自己。
因 为 日 子 要 到 ,他们将希望自己没有子女。那么他们就不必因失去儿女,或让儿女承受成为孤儿而痛苦。
因 为 日 子 要 到 ,他们将希望自己死去。那么他们就不必忍受活着的痛苦。
这个时候讲的是公元70年发生的犹太战争。 这是当耶路撒冷被毁而其中的居民被弑杀的时候。
但,这“日 子 要 到”一词也是常用在述说“审判之时”。
如此说来,这个预言的意义,超越了一个罗马帝国犹太地的区域战争。这可是神对于悖逆与犯罪的审判作为。
那群众所看见的是一个让人悲伤的耶稣,而耶稣看见的是一群该把悲伤留给自己的群众。这就是为什么耶稣要他们不要为他哭,而要为自己和儿女们哭。
有一天,一位有钱人把孩子带到乡间去,让他的儿子看看乡下人有多穷困。他们在在一个农舍里过了一天一夜。
回到家后,那父亲问儿子,“你对这次的旅程有什么想法?”
那儿子回答说,“非常好,父亲。”
为父的说,“你发现贫穷是什么吗?”
“有的。”
“那你在这次旅程所学习到的是什么?”
“我发现到我们屋里有一只狗,他们却有四只。我们的花园地有喷水池和入口的华灯,他们的却有绵绵的溪水和满天无尽的星星。我们的花园围绕着我们产地直到尽头,他们的后院却是大地之际。”
儿子讲完之后,父亲已经无言以对。然后儿子再说,“谢谢你父亲,让我看到我们其实有多贫穷。”[4]
基督教可以说是一个充满矛盾价值观的宗教。我们对富足和贫乏有特别的看法,幸福与不幸也如此。力量与软弱的观点更是如此。一项似乎是受苦和羞耻的事件竟成为了权柄与荣耀。
这也就是为什么保罗要说,“16 我 不 以 福 音 为 耻 ”(罗1:16)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咏唱,“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 ”
而,一件看似祝福满满的境况,谁知以后是不是苦难的缘由。
传统观念教导我们,“子孙是福”,“生命是福”
无子无嗣在古时候以色列是很羞耻的。但当审判来临,不育竟成了祝福。死亡,成了祝福。很莫名其妙,不是吗?我想,重点就在于如何“分辨时候“(路12:56)
耶稣用了这个比喻,他说”31 这 些 事 既 行 在 有 汁 水 的 树 上 , 那 枯 乾 的 树 将 来 怎 麽 样 呢 ?”(路23:31)
这里他再次用火比喻审判。如果他们正为他的受难悲伤,那只不过是有汁水的树被焚,那么当他们犹如枯干的树被烧时,会有多么沉痛的悲哀呢?
这个比喻是再清楚不过的- 将来的审判比起几个汉子的钉十架,将要更严重。
但是,那些人知道吗?他们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吗?他们察觉得到自己的危难吗?
就有那么一个关于水煮青蛙的传说。(这个传说后来被认为是不属实)[5]。”如果你把青蛙放在热水里,它一触到热就会跳开。但如果你把它先放在冷水里,慢慢把水加热,它就会留在水里直到被煮熟。
弟兄姐妹们,你们感觉到热了没有?如果审判来临,你会是措手不及吗?
在之前的讲道中,我呼吁对审判来临的悔改。[6]今天,我们再进一步-悔改之后,必须带动跟随耶稣的行动和意志。大斋节是我们思念耶稣的受苦和死。但我们思念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是为耶稣感到悲伤?不是,绝对不是。有怜悯和同情心是好的。但除非你先搞清楚到底谁才是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认为大斋节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让我们认清这十字架其实是为我们而设的。耶稣被判时是无罪的。那是可悲的。但比起枯干的树燃烧时的大火, 这让有汁水的树焚烧的只能算星星之火了。
“如果上帝连耶稣都无法罢免受苦,那不知悔改的国到那日将会如何逃避大审判呢?”[7]我们身为罪人的审判岂不是更甚吗?
马太福音16:24说,“若 有 人 要 跟 从 我 , 就 当 舍 己 , 背 起 他 的 十 字 架 来 跟 从 我 ”
首先,让悔改驱动我们,然后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耶稣。马太福音这一段话无法用片言只语来解释。但这段话肯定包含了对耶稣是谁以及我们是谁的认识。
你看到耶稣的受苦了吗?耶稣所受的是耶稣的。
那么,你呢?你察觉到火热了吗?就当悔改,跟从耶稣。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Passion_of_the_Christ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ations_of_the_Cross
[3] http://sg.news.yahoo.com/pap-candidate-koh-poh-koon--i-m-my-own-man-054442949.html
[4] http://www.naute.com/jokes/howpoor.phtml
[5] This legend is now proven false. http://en.wikipedia.org/wiki/Boiling_frog
[6] http://www.jubilee.org.sg/sermons/id/440/
[7] NIV Application Commentary, p1847